随着体育对市场化认识的加深,原本标榜业余的奥运会旗下项目,都在进行着自己的职业化探索。
田径已经在世锦赛和钻石联赛上给运动员发奖金,甚至在巴黎奥运会上越俎代庖地给奥运田径前三发钱,打破了奥运会百年来的“业余”传统。
游泳也在世锦赛上标出了破纪录的奖金数额,这都标志着单项协会们认识到了和运动员分享收入,促进本项目竞技人口、培养明星的重要性。
在奥运会的个人项目中,网球和高尔夫的职业化,是做得最深刻也最好的。
而和网球高尔夫一样同属于小球的乒羽,也在积极寻求自己系统的职业市场模式。
3月27日,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(WTT)与中国移动旗下咪咕宣布,将中国区媒体合作延长至2028年。

作为WTT最大的资金来源,中国市场的乒乓版权,几乎相当于NBC之于国际奥委会。这也是乒乓球国际职业化的最大保障和基础。
在一份流传于网络上的WTT文件显示,WTT在2024年的预计收入是5000万美元,但是并没有关于版权和门票以及周边销售占比的报道。
但是显然,所有的职业化项目体系中,版权都是不可忽视的大头。
WTT转播总监阿里-塔瓦莱表示,目前赛事的发展态势非常好,因为“WTT在全球范围内都实现了内容覆盖。”
他透露说,不只是在中国续签了协议,“东南亚、东亚和北亚地区所有主要广播公司,都在本周期续签了长期协议。欧洲方面,瑞典,对这项运动的兴趣和吸引力使得国家广播公司SVT成为现任版权所有者,他们从上一个周期的数字合作伙伴手中接管了赛事的版权。”

“在法国、巴西和德国等球员表现良好的市场拥有强大的数字合作伙伴。这些合作伙伴在营销、内容和创新方面投入巨大,我们继续看到这些市场中的其他版权所有者对此产生进一步的兴趣。”
“在没有长期版权协议的市场中,WTT通过 YouTube的平台获得了极好的参与度。这包括直播内容和精彩片段,这仍然是WTT分发和提高知名度的重要途径,在未来一年,我们将寻求进一步利用。”
在油管频道进行一定程度地视频分享,来扩大影响带动流量,也是很多运动项目所做的事情。
当然,最近两年频繁在乒乓球界制造超级冷门的印度,也是WTT关注的一个新的版权售卖方向,阿里-塔瓦莱说:“对于印度、美国和英国等关键战略市场,我们将继续评估我们的选择,以确定什么最有利于WTT的长期增长。”
作为国球,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。
只是由于中国目前缺乏运动员的纳税情况披露,所以大多数的运动员收入榜单都属于估算。

不过,王楚欣、孙颖莎等头部选手的代言税前收入,皆轻松超越了千万人民币级别,属于中国市场的顶流。这些明星一起撑起了WTT赛事现场的动员能力。
除却中国外,WTT最重要另一条腿是日本,其乒乓明星在国内的地位,有赖于东京电视台的长期支持与塑造,处于绝对一线明星的水平。
虽然日本的乒乓选手和棒球大谷翔平(日本第一年收85亿日元)、网球锦织圭(日本第三年收35亿日元)、NBA的八村塁(日本第四年收24亿日元)、花样滑冰的羽生结弦(日本第九年收10亿日元)没法比。
但是张本智和、平野美宇和水谷隼都年收入超过1亿日元(约500万人民币)。
《日本排名》网站最近发布的历史人气第一乒乓选手石川佳纯虽已退役,但是她有9个代言和广告,收入也在数千万日元以上。
WTT转播总监阿里-塔瓦莱在谈到日本市场的时候说:“日本是除了中国外,在顶级排名位置上球员最多的国家,其所在的时区也更有利于乒乓粉丝受众观看。此外,除了中国之外,乒乓球被认为是日本体育版权市场的一级运动,但欧洲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,因为来自其他运动的竞争更加激烈。”
“在日本,我们继续与东京电视台合作,以确保更多WTT内容在其电视频道上直播,而我们在其数字平台上已经很强大。例如,对于新加坡大满贯赛,其数字平台的独立观众人数相当于人口的2%。”
对于全世界的体育观赛者都在离开电视,而倾向于数字在线观看一事,阿里-塔瓦莱认为双方都很重要,他说:“电视媒体的覆盖范围仍然很大,它们是“大屏幕”,仍然可以为观众带来良好的体验,为合作伙伴带来曝光。”
虽然WTT的报告中表示收入有所增长,但是也承认支出在不断增加,赛事的奖金往往可以反应其销售盈利能力。
2014 年 3 月 30 日。当时还只有13岁的伊藤美诚/平野美宇在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德国公开赛的女双比赛中夺冠。
赛后两人在接受采访时听说冠军有5000美元的奖金,惊出的呆萌表情包,让乒乓粉丝们津津乐道。

和那时候的女子巡回赛相比,现在WTT的奖金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,今年的 WTT 新加坡大满贯赛单打冠军,可以领到7.5 万美元。
显然,欧洲与美国这两大版权市场的开拓,有赖于其乒乓水平的普及与提高。
阿里-塔瓦莱在接受采访的最后,不愿意透露WTT的版权销售额度和在WTT收入中的占比,他说:“我们无法分享具体收入,但我们看到各个市场的续约涨幅在+10%到+25%不等,我们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。”
(周超)